欢迎光临 鼎博app

金门战役最牛的团政委潜伏32年授上校退休时想回归被人出卖牺牲


  2013年清明节期间,广东梅县南口圩圩岗下花树下村青山如黛、流水蜿蜒,正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生动写照;如珍珠般点缀于村子之上的客家古民居建筑,更增添了乡村的历史底蕴与别致的客家风情。这一天,村子里一座砖瓦、土坯结构,悬山式屋面,中堂台基、石柱、石枋上雕细刻的花鸟、人物文饰,恢弘大气,门楣的灯笼边书写着“敦睦楼”的客家围屋前,来了一位两鬓斑白的中年男人,手里捧着一叠发泛黄条格纸页,来到厅堂前便泣不成声,只见竖体格式上面陈旧的墨迹写道:

  秀梅吾妻如晤: 一切都是天意命中注定的,你一定要坚强,把孩子抚养成人,我们结婚这么多年,对我大陆家里的情形从未详细谈过,并非有意瞒你,实在是我自民国28年(即1939年)离家之后,从未通信,情况不明,现在将我记得的写出来要他们兄弟抄起来记住,将来有朝一日,也好认祖归宗。我家住在广东省梅县南口镇圩岗下村,一个名叫花树下的村庄,住在一座叫敦睦楼的房子里。父亲陈锡江在南口圩大东街开陈庆顺商号,叔父也在同街开陈庆丰商号,都是经营油、盐、糖、豆等日用杂货,家里也有些田地,实是务农兼经商人家。……心爱你们的开中书。

  原来,1981年冬在台北马场町遭到处决的时任台湾“总政治作战部”原上校科长陈开中,在临刑之前写下的遗书。更令人感到震惊不已的是,这位陈开中的真实身份,竟然是我军三野10兵团第29军85师253团的政委,早在1949年10底公布为金门之役牺牲的烈士陈利华。那么,为什么会在他成为烈士的32年之后,再次成为烈士?他的成长轨迹是什么?他在金门战役中到底历经了什么?他又如何从一名战败的指挥员,当上的高级官员?又为什么会东窗事发呢?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专程到他的老家县南口圩圩岗下花树下村,还有对一些人进行了专访,接下来一些疑团便一一解开:

  陈利华,原名陈丽华,1920年出生于广东梅县南口圩的圩岗下花树下村一个宽裕殷实的传统农家,他的父亲陈锡江熟读诗书,颇有文墨,为前清监生,他秉承的是耕读传家的祖训,同时兼带做一些小生意,南口是位于梅县区西南的古老乡镇,这里毗邻兴宁,是梅县前往广州的交通要道和隘口,所以他经常不在家,但对孩子的读书十分重视,因此,陈利华从小开始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之他很聪明,自幼秉性坚韧刚强,从小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成绩一直出类拔萃。

  陈利华在读书期间,正是抗日救亡运动蓬勃掀起之时,由于他经常接触先进组织成员,在他们的教育和影响下,思想先进,对他确立革命人生观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学校毕业之后,便回到家乡南口圩投身于各种革命活动。先后在一些学校执教,紧紧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积极投身于建立农村妇女识字夜校、青年读书会等活动,并以此为阵地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很快就光荣地成为先进组织的一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陈利华闽西南梅持委的指派,秘密打入吴奇伟第9集团军总部政治工作队开展工作,由于他的突出表现,得到了梅县区委书记陈仲平的高度评价,由于陈利华精明强干,不久便被任命为集团军总部科分队长,这个工作对于他这个多才多艺的人来说,正是“英雄有用武之地”,搞宣传鼓动,他能写一手好文章,不仅能写政治论文,还能写散文诗歌;开会演讲,他有一副好口才;他的演讲,很有煽动性;写标语,他一手好书法,会书写多种字体,在兴梅埔等各地的墙头上,到处可见他那清秀的大字标语;搞文艺演出,他会编,会导,会演,会唱。科政治工作队有了这样一位能文能武热情活跃的副队长后,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

  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陈利华很快得到上级的赏识,随后奉命进入皖南新四军军部工作,先后担任服务团副队长、分队长等职务,在皖南事变时,随新四军先遣队东进,跟着军部行动,是突围血战出来的2000名幸存者之一,转战到苏北之后,他先后委以重任,担任旅政治部指导员、旅教导队指导员、苏中抗大九分校指导员、任团政治处支书、团总支书记、团政治处主任等职务,当该团改编为华中野战军11纵队91团时,升任该团副政委,改编为三野29军85师253团,陈利华升任团政委。

  他所在的253团的前身可追溯至1938年新四军东进纵队,这支队伍是十兵团麾下的王牌部队,在车桥战役中表现特别抢眼,当时,我新四军发动车桥战役,车桥是一个镇子,位于江苏省淮安城东南10余公里,镇子很大,这里是联系苏中与苏北的枢纽,在1941年已是江苏省政府所在地(当时江苏沦陷大半),1943年2月被日军占领,成为日军重要的基地以及日军第64师团(师团部驻扬州)和第65师团(师团部驻徐州)的结合部。日军以车桥为中心,建有十余处据点,常驻日军一个小队40余人和伪军一个大队500余人,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据点。

  这是一场硬仗。敌伪军在车桥垒高沟深,设防十分严密。四周筑有大土围子,外壕里面还有许多土围子,沿大小土围仅碉堡就设有五十三座,还有许多暗堡封锁地面。我军发扬高度的进攻精神,实行攻坚的同时做好打援的准备。敌人控制点线,交通便利,增援容易,如果投有力量消灭援敌,也就无法拔除据点。只要援敌离开据点,就便于我在运动中歼灭他们。

  进攻车桥战斗打响之后,果然闻讯而来的敌人纷纷赶来救援,我英雄的253团和兄弟部队严密配合,组成的突击部队犹如猛虎下山扑向日军。经我军各部打击,敌援兵溃乱,四散逃窜。有的跳进芦苇淤泥里,有的窜到我打援纵队指挥所附近,被警卫员、通信员捉住。单说253团曾创下全歼日军山本中队的神话,整个车桥战役歼灭日军八百(内俘中尉以下四十八人)、伪军八百余、缴获九二式平射炮两门及其它军用品无数的辉煌胜利向全国人民告捷。日军山本中尉凄然哀叹“这次战斗失败,我们犯了轻视新四军的错误。佩服新四军作战巧妙,惊叹新四军士兵攻击精神旺盛。现在我清楚知道了,日本兵战斗意志,完完全全比新四军低下。皇军日暮途穷了! ”

  解放战争期间,我新四军235团在苏中战役中表现亦非常出色,取得了显著的战绩。当时,上级将将主要攻击目标锁定为李默庵的直属精锐——整编83师,我军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表面上进攻南通以迷惑对手,253团担任的任务是牵制敌人,配合我军大部队调动部署。这期间整整牵制国军整编83师达七日之久,指挥部迅速部署了六个团的作战部队,通过兵力优势彻底消灭敌83师。短短时间我军就重创整编83师,一举歼灭他的二个整编团。这一战果令李天霞大为震惊,他完全没预料到攻势如此迅猛。随后我军打出了苏中七战七捷威名,可以说235团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任政委陈利华与团长徐博这对黄金搭档,两人的年纪相差一岁,可谓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和工作搭档。徐博,原名徐泽民,浙江慈溪人,1921年出生,幼年随家迁居上海,他18岁那一年,新四军打击日寇的消息频频传来。徐博得知这些消息后“总是感到眼前一亮,热血上冲,心口蹦跳”(摘自徐博日记)。自此他再也不能静下心来。于是约了几个平时心意相投的同学瞒过了父母家人,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夜晚离家直奔江苏丹阳而去。

  当年,在丹阳山区正活跃着一支先进组织领导的抗日队伍,这就是由管文蔚任司令的“江抗”部队。徐博他们几经寻觅,终于碰到了“江抗”侦察员,因而进入了新四军山区根据地。他们经过短期训练学习即被分配去做宣传工作。年底,徐博被调至扬中县“江抗”基层连任文化教员。1940年初夏,徐博奉调苏中新四军一师三旅政治部任组织干事。此后他又下到基层连任营政治指导员、教导员。在战争年代,徐博应算是一个知识分子了。有道是,为将者有勇不如有谋。他以一介书生兼得文武皆备,正是他学识底厚,勤于探索所得。

  非常年轻就成为新四军基层领导的徐博,战友们就感到他有一种比之常人更多的成熟感。他俨如一位兄长,不苟言笑,但却默默地给周围的干部战士以各种实在温暖和关切。他讲解文化课非常出色,总会深入浅出地开启别人,使人茅塞顿开;在部队训练、行军、作战或有人患病时,他会屡屡告诫医务、司务人员要深入班排多关心战士们的身体健康。夜深了,他常常独自巡至连队查哨、查铺,当看到年轻战士被子未盖好时,他就轻轻把被子拢拢紧。在长途行战中,他经常把坐骑让给身体有病的。作为营团一级领导,徐博以至诚至爱的一颗赤心去深爱自己的部属,相见时尤多嘘寒问暖。正是寓于平常的这种深切的友爱之情,才能在严酷的战争年代里凝聚起官兵间的紧密团结,激发起同仇敌忾的强大战斗力!

  从基层做起的徐博,历任营宣传干事、营教导员、组织科副科长、团政治处副主任、团副政委、团长等职。领导的这支部队,长期战斗在水网平原、江海河汊地带,城镇星罗棋布,交通发达,敌情严重。因此,无论是雨骤风狂、暑酷冬寒,每每奉命长途奔袭,出没于百里青纱,泅渡于纵横河川,迂回穿插,坚城围攻,顽强阻击,时多风餐露宿,激烈冲杀……徐博总是坚决受命,激情满怀,亲临前沿,胜利而归。足见其英勇本色!

  解放战争期间,团长徐博与政委陈利华率第253团在渡江战役东集团编成内,作为最东翼之第一突击团,253团首渡攻占江中西开沙敌桥头堡,歼敌一个加强营,有力地策应了友邻部队,迫使江阴要塞七千敌军宣布战场起义。随后,部队进军江南,我最东翼之突击师直趋无锡、苏州。这支部队冒雨向上海方向急进250里,于13日晨抵达月浦镇西侧。

  随即向月浦西街攻击,这是著名的月浦攻坚战,继而又配合兄弟部队从正北、东北、正西方向强攻月浦街区。当时守月浦的正是国军悍将刘玉章,此人在防御方面大做文章。通过每隔三百公尺构筑钢筋水泥碉堡一座,利用斜射侧射构成火网。碉堡外围,均构筑野战工事,有海空军配合,给我军的进攻带来巨大的麻烦。其火力封锁了通往月浦镇的各条道路,指战员们英勇牺牲,往前冲的战士纷纷倒下,伤亡甚大,刘玉章把这次战斗称为所谓的”月浦大捷。

  从至今在月浦的上海胜利解放碑纪念碑文读到:1949年5月13日凌晨,我第29军87师及85师253团奉命向月浦发起进攻。我军将士置敌军坚固工事与海空优势于不顾,频频发起攻击,经过两昼夜鏖战,于15日拂晓攻占月浦街区,并固守阵地近10天。23日,在兄弟部队支援下,一举攻占月浦东南高地,打开了通往吴淞的大门,为上海战役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此战,259团长胡文杰,253团政治处主任王里等两千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为解放上海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可见这支队伍为解放上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沪战结束,团长徐博政委陈利华率部强渡集美海峡,进攻厦门,仅用六小时便突破鹭岛防线,被三野司令部授予海上尖刀荣誉称号。部队从北、西、西北英勇抢渡登滩,攀登山崖,攻占高崎要塞,红旗首插神山顶。经37小时激战,解放厦门全岛!然而,十天之后的1949年10月24日,这支能征善战的部队却碰到了硬核,253团及兄弟友邻部队九千人,开始渡海打响金门战役,由于情报不准,准备不足,首批登岛部队遭到5万余敌反扑;渡船被炸,后续部队接应不上。

  金门战役打响之后,我军通过奋力拼搏,部队全部登陆成功,一举攻占古宁头滩头阵地,登陆金门作战初期,253团展现出惊人战斗力。10月24日深夜,该团作为中路突击队率先突破垄口防线,仅用三小时便击溃守军青年军201师两个营。至25日拂晓,全团已控制观音亭山制高点,将旗踩在脚下。徐博在临时指挥所里给师部发去捷报:敌阵已破,正扩大战果。在我军的强大攻势下,守岛屿的军队急红了眼,不断加强兵力援助。但都是无济于事,眼看金门岛要全部解放,胜利的红旗要插上小岛。

  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先是敌海军的旗舰“太平号”也开往金门增援,包围了我登陆部队,切断了我登陆部队的后路,而我军因为不熟悉潮汐状况,船只准备也不足,第一梯队与敌人交战时,第二梯队却因没有船而不能渡航支援。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另一名号称“狡如狐,猛如虎。”的国军悍将胡琏率12兵团数万之众赶到了金门岛,将我军一一分割包围,并将我军返航船只尽数击沉。失去后援的253团陷入重围,战士们用刺刀在安岐村与敌军展开惨烈巷战。时任国军连长吴启东战后回忆:共军机枪手打完子弹后,竟抱着冒烟的枪管冲出战壕肉搏。冲上岛的九千余人牺牲或被捕。

  没有办法,弹尽粮绝的团长徐博只得下令残余部队退守北山断崖分散打游击,仅存的37名指战员编成三个突击组,试图趁夜色向东突围。在突破林厝防线时,政委陈利华左肩中弹坠海,被潮水冲至南山湾沙滩,团长徐博主剩下的人藏到深山中,意志坚定的他带着253团残余人马在大武山一带打游击,宁死不投降。由于缺少食物和水,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最后只剩下徐博一个人,金门虽离厦门不远,奈何隔海相望,徐博不愿向敌人投降,于是便独自躲在太武山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山洞里,平日以附近农田的地瓜充饥,期盼将来能找机会返回大陆。但事与愿违,徐博还是被俘了,当即押送他到台湾内湖集中营,而后他被秘密杀害,年仅30岁。

  再说中弹坠海被潮水冲至南山湾沙滩上的政委陈利华苏醒后,他偶遇弥留之际的一名国军少尉陈开中,身受重伤的他断断续续地对他说,兄弟...帮我把家书...捎回漳州...垂死的国军士兵从贴身口袋摸出血染的信封。上面写着龙溪县陈厝村。随后便去世了。安葬好这名对手的死难者后,他便换上对方军装,同时看看这位年龄相仿的战争死难者的随身证件上的模糊照片都无需替换,由于脸部受了伤,身肉模糊后来打扫战场的人根本没认出他,便把他当成自己人送进了台湾的战地医院,他便以少尉陈开中的名字混了过去。

  不过,大家肯定会疑惑,冒名顶替一个人有这么容易吗?但事实上有几个点的确是巧合,一是金门战役打得非常激烈,双方阵亡的人员都是惊人,尤其是前一二天时整营整连乃至整团打光,加上溃散走了的,整个建制都消失是常有事;二是他受了重伤,脸上血肉模糊,容颜容易改变,因此在医院疗伤期间主治医师在病历的诊断是:陈少尉脑部受创导致间歇性失忆,但对战术想定反应敏锐;三是陈利华参加革命早,历经坎坷,有应付复杂事件的能力;

  四是陈利华在国共合作期间受上级党组织指派曾在军队里工作过,再加上在金门战役发起之前的备战训练中,师团指挥员对当面之敌的编制番号等都有反复研判稔熟于心,能够准确说出部队番号和上面的些长官;五是陈利华是广东梅县客家人,同闽南一带土话相近,跟其籍贯龙溪县陈厝村完全符合,语言沟通沒问题,最后一点就是陈利华文化高,字写得漂亮,能写诗写文章,机智灵活,“表现优秀”。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原因,陈利华凭借过硬的军事素养通过审查,此役之后便再也没有发生战事,伤好了之后,由于他立下所谓“古宁头大捷”的战功,又受过高等教育,是个能写会画的知识分子,除了写得一手好文章,还会演戏,可谓多才多艺,多次骗过国军审讯人员,身为客家人的他化名陈开中,还被推荐去进修,并以优异成绩从凤山陆军政工干校毕业。这个昔日的政委,此刻身着国军少校制服站在结业典礼上。他在学员档案中写道:效忠,矢志,笔迹坚定得令审查官动容。大家认为他前途无量。

  进入政战系统后,陈利华展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主持编写的《心战喊话手册》被小蒋亲批印发全军,设计的投诚人员优待证甚至获得美军顾问团赞赏。潜伏生涯中最惊险的时刻出现在1965年。已晋升上校的陈利华负责审查共谍案件时,竟在嫌疑人名单里发现了老部下张振华的名字。面对刑讯室里的故人,他不动声色地在审讯记录中添加疑似精神异常的批注,最终使其以精神分裂为由保外就医。

  俗话说,纸终究包不住火,是假的总一天会露馅。团政委陈利华命运的转折始于1979年,起因是在台中菜市场被一名昔日同袍陈瑞林在认出改名为陈开中的老政委,这个因经商破产的老兵开始频繁到访他家,陈利华之子陈志强回忆,这名陈叔叔三天二头到他家里,与自己父亲一聊就是大半天。那时候的陈利华,在的部队里头已经混得挺有头有脸,是个有分量的军官。为了不让那边的人察觉到异样,他干脆在台湾成了家,有了老婆孩子。陈利华现在事业很顺利,手头也挺宽裕,家里关系也和睦,他其实完全可以顶着“陈开中”这个名字,安安稳稳地过后半辈子了。

  这个时候的陈利华眼看就要平平淡淡地退休,但他心里一直憋着股劲儿,毕竟他以前可是我军的团政委,心里始终装着自己的故乡还有家乡的亲人。所以,就算马上就要退休了,他还是琢磨着要把情报送回大陆。他一直琢磨着怎么把这些秘密送到香港或者大陆的去,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如今碰到了同乡、战友陈瑞林,还真是一条好路子,于是让他想办法去一趟香港,跟大陆那边联系上。陈瑞林很爽快地就答应了,还真的跑去了香港一趟。但可惜啊,因为时间太赶了,他没能完成陈利华交给他的那个任务。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本该另想办法了。可陈利华压根儿没想过,陈瑞林从那次以后,觉得钱来得容易,何必去冒险送什么情报呢?这个贪得无厌的人,时不时就拿“要曝光你真实身份”来吓唬他,找他要钱。一开始,陈利华还能顺着陈瑞林的心意来。但慢慢地,陈瑞林的要求越来越过分,陈利华就跟不上了。这让陈瑞林非常生气,他一气之下,就把陈利华的真实情况告诉了台湾当局。

  陈利华正是金门战役时我军团政委,这下让台湾那边的大领导们都被吓了一跳。但他们没跟外面说这事儿,而是偷偷把陈利华给抓了。面对确凿的转账记录和往来密件,陈利华坦然承认所有指控。他在最后陈述时说道:三十二年来,我每天清晨都面朝西北方行军礼。金门滩头的血色朝阳,始终照耀着我的灵魂。他时刻没有忘记的就是回归这份庭审记录至今仍封存在台北国史馆,备注栏写着待解密。之后,他们在金门海边,台方 狠心地把他给害了。临刑前的那张照片,他是那样地视死如归。可惜啊,他被自己最信任的同乡给出卖了,还没成功就丢了性命。这事儿真让人佩服他的勇气,又为他的不幸感到难过!

  枪声响起的刹那,东海上空惊雷乍现。陈利华烈士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壮举,是不会淹没的。他们的英名将永远铭刻在祖国的历丰碑上。多年以后,陈利华的儿子带着父亲的遗愿回到梅县老家,他告诉乡亲们,回归祖国大家庭不仅是上辈子人的愿望,也是每一位后辈人的期盼,每一个人都要珍惜这来之不易,前人为之毕生奋斗甚至付出鲜血和生命代价的和平年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牛弹琴:非常特殊的一天 普京给特朗普打了个电线后女生回家陪父亲掏粪:辞职前月薪5万 12岁就辍学了

  牛弹琴:非常特殊的一天 普京给特朗普打了个电线后女生回家陪父亲掏粪:辞职前月薪5万 12岁就辍学了

  消息称小米 MIX Flip2、魅族 22 系列等机型 6 月-7 月发布

  苹果Liquid Glass UI影响文字可读性并提高设计界面难度引发质疑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首个锐龙9000F CPU!AMD锐龙7 9700F发布在即:8核Zen5架构

  三星显示8.6代OLED面板产线年底试运行,明年用于苹果MacBook Pro


上一篇: 北京因极端大风天气头像景区宣布临时闭园 下一篇: 锡林郭勒盟出发海南三亚大东海旅游网攻略网红地点


版权所有@2008-2021 鼎博在线平台首页_问鼎官方网站入口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福庆路19号 E-mail:sales@clirik.com
服务热线:189-1696-2723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9056488号-4